学院新闻

当前位置: 首页 - 学院新闻 - 学院动态 - 正文

编者按:自寒假以来,澳门永利学子关注社会,探寻感人事迹,书写英雄故事,弘扬新时代精神,积极传递中国声音。以下是22级罗可欣的成果展示,讲述了一位农民依靠自己双手还清欠款,诚信做人的故事。

 

朴素的小屋,前有农具摆成行,内有桌凳泛亮光。门口堆放整齐的木柴,粉刷干净的墙壁,让来客不禁称赞。小屋的主人,陈廷海,年过六旬,岁月无情在他身上留痕,客人来访,他仔细洒扫地面看不见的灰尘,摆好座椅,爱人刘志君端来冒着热气的茶水。众人围炉,一杯热茶下肚,冬日里的寒气渐渐被驱散。

(陈廷海与爱人刘志君)

干干净净的小屋,被主人照料得极好,是一家人的港湾。可谁也想不到,在最灰暗的十余年里,它曾经历过风吹浪打,险些被压弯了脊梁。2006年5月,陈廷海收集了当地200多户村民的油菜籽,总计100万斤,价值98万元。他将百万斤菜籽交给之前有过生意往来的油脂厂,不曾想两个月之后收购商携款逃跑,98万元的债务落到陈廷海头上。盛暑难当,陈廷海却觉如寒冬腊月……

 

善心,润一方人情

事发之前,农民陈廷海按部就班忙农活,偶尔做做农产品收购,年收入在3到5万之间,在当时算是当地“条件好”的人家。儿子就读于南开大学,前途一片光明。邻里都说以陈廷海的经济条件,应该建小楼房,开小轿车。可夫妻两人却和大多数老农一样勤俭节约,一直守着这处平房。

(陈廷海丰收的喜悦)

在村里,陈廷海一家和乡亲们的关系十分要好,邻里需要帮助的时候,他们都会伸出援手,对外人十分大方。陈廷海曾资助邻居家三个小孩儿上学读书,村民杨邦银也曾热泪盈眶地对陈廷海说:“当年要不是你借钱给我看病,我怎么能好?我的命都是你保的。”村里至少有20多户村民向陈廷海借过钱,他从来没有拒绝过。

十多年前,陈廷海做收购生意时,农户将农产品交给他,他再交给加工厂老板,等老板给他打款之后再把钱付给农户,但是当年大家通常只记账不打欠条。曾有同行劝说陈廷海:“反正没欠条,还给什么钱,不如直接拿到钱走了算了。”陈廷海却觉得,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诚信,若是骗了老百姓的油菜籽不给钱,谁还会来找自己做生意呢?真心才能换真心,所以这些年乡亲们都很放心地把农产品交给陈廷海转卖。

俗话说:“善恶到头终有报,只争来早与来迟。”陈廷海早年家中殷实不曾嫌弃邻里,只要有人找上他,二话不说便帮助一二。后来等他遇上困难,邻里谁都记得陈廷海的恩。

 

变故,改人生轨迹

2006年7月,陈廷海将百姓的农产品交付给加工厂,却等来加工厂老板携款逃跑的消息。追债无望,对陈廷海夫妇来说这无疑是个晴天霹雳。收到消息当天,陈廷海和妻子彻夜难眠,第二天一早便驱车前往油脂厂查看情况。当时厂门口聚集许多人,都是来讨说法的农产品经理人。百万数字突然从天而降,任谁都不愿相信,夫妇两人感觉天都要塌了,甚至活不下去。

坏消息不胫而走,陈廷海也不知如何面对父老乡亲。但令他意外的是,将油菜籽交给他的乡亲们竟无一上门找他讨债。当他亲自上门挨家挨户说明情况时,大家也不知自何时形成的默契,纷纷表示不着急还钱,有的甚至说不用还。前前后后200多户农家的理解和宽容,让陈廷海本来寒下去的心一点一点暖了起来。乡亲们的信任,也成为他坚守信义16年的主要动力。

十多年来,陈廷海想尽法子攒钱,收购生意也不曾落下,农忙时打理家中十三亩田地,农闲时就外出打工。一年到头忙得脚不沾地,这样的日子持续了整整16年。对外陈廷海顶天立地,揽下百万债务;对内他爱护家庭,千言万语化成心头感激。十几年的还债路途,陈廷海的家人始终不离不弃,患难与共。

(陈廷海在劳作)

(汗水浸湿了衣衫)

妻子刘志君突闻噩耗时整日以泪洗面,不知该如何填补这个大坑,也不知该如何面对邻里乡亲。事发后的一个月,她没有等来催债的老百姓,而是等来了他们的体谅和信任,给了她莫大的安慰。最后,刘志君给出了一个坚定的答案:“这笔钱我们一定给村民们补上。”铿锵有力的话语里,是对丈夫的支持。妻子独自在家收购农产品,丈夫在外售卖。等到丈夫归来,她就随他一起下地干活。

(下地干活的刘志君)

作为孩子,陈超当时还在南开大学读书,优秀的本科履历不知羡煞多少人,可听闻家中生事,他放弃考研,选择直接工作帮助家里还债。一家人省吃俭用,将日常开销减到最低,16年来,这家人就只为这一件事奔走。直到2022年,陈廷海一家终于还清百万欠款。

 

雾散,见一轮月明

2022年,陈廷海还上最后一笔债,夫妻俩悬在心里的大石头终于可以缓缓落下。这些年凭着家里13亩农田,加上收购生意,长年累月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钱,百万巨债终于不用再压着一家人的胸口。

陈廷海上门还债时,村民们十分诧异,因为大伙儿压根没想过还能把钱要回来。在出这档事之前,陈廷海没少帮父老乡亲的忙,十几年前也并没有欠条为证。但在陈廷海夫妇看来,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。陈廷海从不以之前帮助过大家为由推脱债务,即使没有欠条,但是该还的账他心里记得清清楚楚。有同行说他傻,陈廷海告诉他们:“傻就傻吧,只有还清了,我才能挺直腰板做人。”

(朴实的陈廷海)

2022年,陈廷海先后获得“湖北好人”“宜昌好人”等荣誉称号,并荣登2022年第三季度“中国好人榜”。这些荣誉并非陈廷海主动申请,而是村里一致认为陈廷海符合条件,再经村民们推举到镇、市、省一级,层层申报,历经筛选。从加工厂老板携款逃跑,到陈廷海主动揽下债务,再到含辛茹苦16年还清百万欠款,人们都称他为“信义老农”。但一直以来,陈廷海从未想过自己会获得这些荣誉和称赞,只是觉得连累老百姓吃亏是自己的责任,将他们的辛苦钱慢慢还了,是一件自己该做的事。

还完老百姓的债,让陈廷海感到前有未有的轻松,儿子成家立业,他和妻子继续守着这处小屋,一切都慢慢步入正轨。

大家围炉喝茶,默默听着陈廷海讲述这些年的故事。对陈廷海夫妇来讲,这段回忆是心酸痛苦的往事。采访中,陈廷海几次停下,直言太难过了不想回忆。但有时他也会偏头,嘴角浮现笑意,是无奈,又或是释怀。当提到一些难忘的人和事时,陈廷海还会低头反复地说着“感谢……感谢……”。

平房屋脊上曾经承载着一家人不堪背负的重量,纵然如此,小屋的脊梁不见一丝弯曲。而这间朴素干净的小屋就像它的主人一样,温暖敞亮,朴实无华,却屹立经年不倒。

上一篇: 王敬民:一技传承雕刻,一艺雕琢神韵

下一篇: 2023年学校春季学期开学检查工作小组来院调研